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30508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一、专业介绍

(一)历史沿革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在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过渡的世界性潮流中应运而生,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23年设立,2024年首次招生,其建设基础为美术学院已开办十余年的数字摄影、数字绘画等专业方向,有着较为丰厚的建设土壤。

(二)特色优势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强调学科交叉,艺技结合,突出艺术创意、创新创业,注重持续发展能力。以OBE教学模式为导向,以原创性作品创作类课程为核心,融合理论、竞赛和实践为一体,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有CG艺术工作室、三维艺术工作室、黑白摄影工作室、数字摄影工作室、数字绘画工作室等教学科研场所,其中数字绘画工作室设备齐全,条件优越,充分满足相关课程的教学需求。

本专业注重实践与应用,着眼于河南传统文化与民俗特色,设置创造性思维训练、传统技法创意与表现、文旅开发等相关课程,顺应数字媒体时代发展潮流,引导学生以创新思维探索跨越文化视界,植根郑州,面向河南,辐射全国,培养服务于地方发展建设的高质量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科技创新和数字媒体发展要求,充分挖掘学生个性化思维和创意设计潜能,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培养,使学生掌握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艺术设计与媒体艺术创作能力,培养能在事业单位、互联网企业、数字出版机构、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游戏插画媒体交互设计等工作具有文化底蕴、广阔视野,兼具社会责任感的,有一定艺术创造力和较强设计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后应达到以下预期目标(围绕知识能力、技能素养、思政等方面描述)

目标1

遵纪守法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在设计实践中践行职业道德准则,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目标2

具有科学思维、创新意识,能够融合多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协作中展现突出的专业能力

目标3

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较好的知识自我更新能力,能够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对行业前沿技术有持续追踪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

目标4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团队中担任核心角色,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在相关领域从事创造性工作,具备向跨界复合型岗位发展的职业潜力

 

三、毕业要求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交叉协作能力等,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专业前沿知识、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的系统训练,结合艺术与设计的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综合训练,具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创作、研究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道德规范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能够在工作和学习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依法执业意识。具体要求如下:

1.1[理想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自觉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1.2[职业道德]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遵守数字媒体艺术职业道德规范,熟悉就业领域法律法规,具有依法执业意识,能做到依法履行应尽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单位、个人和相关方合法权益。

2.职业情怀

具有家国情怀,热爱数字媒体艺术事业。认同数字媒体艺术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审美修养、健康的体魄、认可劳动的价值。具体要求如下:

2.1[职业认同]具有报国情怀和正确的职业观,热爱数字媒体艺术事业,认同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自觉加强自身修养,爱岗敬业,诚实劳动,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2.2[基本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审美修养,辩证的科学思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健康的体魄积极向上的情感。

3.学科素养

了解设计学基础知识,具有人文精神设计理念艺术素养,具有解决本专业领域内相关问题的必要知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具体要求如下:

3.1[基础知识]掌握设计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具有人文精神设计理念艺术素养,了解专业相关的必要知识

3.2[专业技能]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表现手法,以及数字艺术相关的专业技能,具有艺术与设计思维转换能力

3.3[文化传承]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能够通过所学知识弘扬传统文化,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数字艺术,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与在地性实践

4.实践能力

熟练掌握计算机设计技能,具备解决本专业领域内相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具备设计审美意识、设计创意及设计表达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4.1[信息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及设计类软件的操作知识,具备处理本专业领域内相关问题的能力。

4.2[创新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学科特点与发展前沿,具备创新意识,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的设计与实践。

4.3[应用能力]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比赛和展览,具有设计审美意识、设计创新及设计表达能力,能够在比赛中取得相应的成绩。

5.创新发展

具有一定的终身学习意识、专业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关注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热点问题,了解数字行业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主动学习和规划自身业生涯。初步掌握并初步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学生和实际工作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5.1[职业规划]了解数字媒体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发展阶段与路径方法,形成专业发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握数字行业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能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

5.2[反思创新] 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态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的质疑态度和批判反思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5.3[技术更新]能够掌握新的设计软件和技术工具,具备自我驱动的学习能力,能够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

6.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体验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各种沟通方法和技巧,具备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沟通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6.1[沟通交流]具备阅读理解、语言与文字表达、沟通交流、信息获取与处理等沟通交流基本技能,能够就专业问题与业内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交流,准确表达自己观点。能结合时政形势,在跨语言、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

          6.2[团队协作]理解学习共同体和工作团队的内涵和作用,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掌握团队协作技能,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人、团队成员、负责人等不同角色,团队协作和劳动实践中,与同伴共同学习成长。

image.png

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实行弹性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7年内完成学业。

2.学生在规定的弹性学制内修满155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设计学、美术学

 

六、核心课程

创造性思维训练、绘本设计非线性编辑、世界现代设计史、信息可视化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游戏设计

 

七、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构成表

image.png

、毕业学分要求

修满规定学分,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方面达到要求。毕业总学分为15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平台51学分,专业课程平台81学分,实践教学课程平台23学分

 、课程开设一览表

(一)通识课程平台

    通识课程平台共5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平台42学分;通识选修课程平台9学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十一、说明

本次修订的培养方案为2022(修订版),从2024级学生开始执行。

 

          拟稿人:王恰恰               审核人:周弘宇             学院院长:张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