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实践课程在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雕塑作为传统四大造型艺术之一的艺术学科,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形体结构,还能成为他们未来教学实践中的特色内容。鉴于许多中小学已开设泥塑特色社团,掌握雕塑技能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尤为重要。因此,美术教育系在注重课程分类均衡的同时,也对实践课教师的教学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12月10日,美术教育系全体教师齐聚一堂,观摩了美术教育系副主任丁维老师为综合材料制作方向讲授《泥塑头像--五官塑造》。
丁老师深知雕塑艺术对于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因此,他在课程设计上下足功夫,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课堂上,丁老师的课堂教具准备充分,从基础工具到专业材料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体验。同时,他结合自己进修学习的最新成果,将专业前沿内容融入课程之中,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当代雕塑艺术的最新动态。
在教学过程中,丁老师通过对国内外不同版本解剖图片的讲解与分析,使学生你能从多维度深层的认识和理解五官的结构特点,又通过向同学展示国内外著名雕塑家泥塑作品及他们的观察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五官的泥塑塑造方法和技巧,还通过展示大量当代名家作品和自己收集的一手资料,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雕塑创作的乐趣与挑战。此外,丁老师还创新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多角度展示雕塑形态细节,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雕塑语言。
课后,听课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常凤霞主任提出建议,希望课程层次可以更加丰富,增加示范内容和学生实践环节;杨谦伟老师则建议加入一些录制的示范视频,以便所有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细节处理;而蒋睿君老师认为这堂课已经非常全面,为其他教师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评课过程中,张院长提出了一个宝贵的建议——让学生参与教学效果评价中来。几位学生也积极响应,分享了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一举措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体验。
此次磨课活动不仅是对丁维老师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更是对整个美术学专业教学质量的一次提升。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美术教育系将继续秉承“精研细磨”的精神,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美术教育人才而努力。